目录
设置
书籍详情
加入书架
推荐票
金票
打赏
评论区
脉脉此情谁诉 作者: 夏景之 字数:1091 更新时间:2013-06-25 17:48:00

第六十九章 五更桐叶强之秋

贾似道的书房内,正在奋起书写的正是皇上,贾似道正在一旁站立着。

“听闻大公子最近收敛许多,教坊乐馆都不见他的身影,这新婚燕尔,倒也有趣。”皇上一边写,一边说。

“承皇上吉言,是有不小的改进。”贾似道恭敬的回道。

“哦,那就好。”皇上不以为意的说着,然后把笔一挥,停下手来说:“你过来,看看朕这字写得如何?”

贾似道连忙近前说:“皇上落笔有神,这字迹不输王颜二家啊。”

皇上大笑起来,说:“拍马屁,还是你最在行。”自己似乎也颇为满意,沉吟道:“宜家宜室。”然后浅笑道:“这就给大公子吧,再恰好不过了。”

贾似道连忙谢恩,小心翼翼的收起来了。

皇上然后轻叹一口气说:“现在朕跟你说说国事。”他示意贾似道坐下,接着说:“襄阳城前日大创了蒙古军,真扬我大宋军威,但是这七王爷的奏折连日的催朕,缺少军饷,朕想着国库的余粮分些下去,你看如何?”

贾似道沉吟了一下说:“皇上,依臣看,这国库的粮食是动不得的。这战士吃紧,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国库余粮所剩无几,实在不宜动用。再者,四川、云贵地区,也都在与蒙古军打持久战,若给了襄阳,便也要给四川、云南等地,若分多分少争端起,更使得军心大乱,实在不宜施行。”

“你说的很有道理,那该如何是好?”皇上叹气说。

“皇上,不必忧心,似道到有办法可行。”

“哦?”皇上有些意外说:“说来听听。”

“据臣观察,这粮食为何短缺,根源在于土地都在各地的官员豪绅手中,那么粮食必定也在他们手中。如果限定他们的土地数量,将多余的土地变为公田,然后将公田的收入充作军饷,如此,竟解决了军粮缺少的问题,也使得地主的财务得到限制,皇上觉得如何?”

“好!”皇上站起来,兴奋道:“真是好办法!也幸亏有你,才为朕万方考虑。”

“这是臣的本分,另外臣以为,本朝一直施行的合籴之法,使得大量的纸币外流,物价哄抬,民心不安啊。”

“那依你的意思是要朕废除这合籴之法?”

“正是如此。”

皇上站立良久,才转身说:“你可知,如此这样变动,定要招多人反对了。”

“眼下已是兵临城下的关键时期,皇上定要下决心才好。”贾似道看着皇上犹豫的脸色,随即说:“臣愿意便自家的土地为公田,请皇上成全。”

皇上连忙扶起贾似道说:“若朝中大臣都如似道你一般,朕还烦心什么!”

贾似道诚惶诚恐的起身,立刻又揣思道:“皇上,臣自愿请命,愿意为皇上分忧,肝脑涂地为皇上筹集军饷。”

皇上不置可否说:“那你打算怎么做呢?”

“请皇上放心,臣绝对会以身作则,绝不徇私,据臣所知,这临安城第一大户就是城南沈家,此人正是似道的亲家,为了表明臣对皇上的忠心,臣会由此开始,不出一个月,定会给皇上一个满意的交待。”

“好!”皇上欣喜道:“那就按你说的办吧。朕等着看!”

作者的话
夏景之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