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籍详情
加入书架
推荐票
金票
打赏
评论区
通天皇子 作者: 王时宇 字数:5250 更新时间:2013-12-02 14:55:00

第十二章 赵国经略

钟红莲纳闷,问:“那和你有什么关系啊,听说赵国接连两代昏君,到底是怎么回事呀。”

巧荣很诧异:“这件事天下皆知,小姐怎么会不知道?”

钟红莲摇头,说:“我确实不知道。”

巧荣点头,说:“这要从当年文宗皇帝说起。”

钟红莲想:文宗?那不是赵昶的父亲,赵国文宗皇帝赵满吗?“接着说。”

巧荣说:“当年文宗皇帝虽然在位仅仅六年时间,但是因为太祖、太宗两代人的努力,国力很强盛,经过先帝文宗细心治理和征伐,在这六年里将我赵国发展到了顶峰。在那六年里,赵军先后攻占了豫州、淮北等地,诸侯纷纷称臣。”

巧荣接着说“那时候可是老百姓的日子最好的时候。可是文宗皇帝在位的第五年,突然病重,不知道是为什么,先帝居然要重新考虑储君了。”

“但是太子,也就是现在的皇帝,终日沉迷于女色犬马。据说先帝身边的太监受了少海武王赵洋的贿赂,先帝一世英名居然听信谗言,将太子幽禁,封少海王为皇嗣。先帝升天后少海王赵洋登上了皇位。”

钟红莲托着腮,“然后呢?”

巧荣接着说:“他不仅比当时的废太子还要不堪,而且更是做出了世人所不齿的事情来。”

“他不仅奸污了先帝后宫的嫔妃,肆意侮辱宫内宫女,而且他还处处安插眼线,要是谁有什么不满的言论就会被问斩,要是哪一家大臣的妻室女儿被他看上了,就会强令其入宫,供其作乐。而如果谁要是不从或者意图不轨的话,就要将其全家处斩。”

“七年,整整将赵国祸害了七年。”

巧荣哭着说:“少海王在位第七年时将原来的太子被放了出来,太子为了重夺皇位,暗中纠集了许多对赵洋不满的人。最后联合了临淄王,以逼宫夺位的方式杀了赵洋,夺回了皇位,将赵洋的儿子赵曚逐出了邺城,也就是现在的少海王赵曚。”

“真是便宜了他。后来赵洋因为作恶多端,不仅不能以皇帝身份下葬,更是不许他用皇帝的称号,只能称他为少海武王。那些年朝廷乌烟瘴气,到处都是贪官污吏,百姓的日子也苦了起来。就是现在也还没有恢复起来。”

巧荣继续说:“当时的朝野上下以为终于拨开云雾见青天了,谁知太子还是和当年一样,登上皇位后依旧酒色犬马,信用奸臣,不理朝政。为了修建新宫殿不知花费了多少民脂民膏,比赵洋有过之而无不及。”

钟红莲点头,又问:“我看你出口不凡,应该不是平头百姓,也是书香门第,官宦人家出身吧。”

巧荣连忙跪下来,“巧荣不敢隐瞒,巧荣的确是官宦人家的女子。全都是因为我堂叔在朝廷的礼部供职,被少海王赵洋那个无耻之徒看中了女儿,也就是我的堂妹。她那年才只有十四岁,就被赵洋侮辱了。一时想不开就投井而亡了。”

“堂叔敢怒不敢言,就病死了。谁知那赵洋责怪我堂叔教女无方,将其问罪,牵连九族,家父也被连坐受刑。家母为了护着我逃走,被贼兵刺伤,后来巧荣在大街上亲眼目睹父母及其家中亲眷身首异处。但为了活命隐姓埋名在街头行乞。”

“如果不是那个昏君暴君,巧荣也不会落得如今家破人亡下场,如今独独剩下我一个了。”

钟红莲都快要哭出来了,拍着桌子喊道:“来人啊,给我把元见进找回来!”

元见进也不知道这是出了什么事,但还是立刻赶回来了。才知道是这么一回事,听了巧荣的故事之后,元见进也觉得很可怜,甚至想帮她报仇,可是再一想,不能这么轻而易举的就帮她对付赵国。现在的赵国依然还很强大,只靠一个宋楷恐怕是不够的。

何况,这些年赵国一定被他们赵家的人祸害的不轻,像巧荣这样的人应该不在少数,不帮又不行,看来只能从长计议了。

元见进说:“不管怎么样,先收留她再说吧。”

元见进脱下自己的外衣,披在了巧荣的身上,“想报仇吗?也许我可以帮你。”

巧荣看着元见进,就在这一瞬间,巧荣的心都化了,除了自己的爹之外,她还没有见过这样一个男人,对自己这么好,而且又是如此的“赏心悦目”,巧荣听到了自己的心跳,跳的她心潮澎湃。

巧荣感激不已的仰望着元见进的脸,脸上泪水横流,“巧荣已经当自己是公子的人了,只要公子想要的,能帮助巧荣报仇雪恨,巧荣什么也舍得出去,决不会反悔。可是公子一介商旅,又如何能帮我报仇呢?”

元见进说:“这个我自有安排。至于我是谁,你现在也不要多问,到了合适的时候自然就能告诉你了。你应该相信我,我一定能帮你就是了。你先好好休息,到时候你自然就知道了。”

巧荣感动的满眼都是泪花,虽然心里有些起疑,可还是乖乖的听从元见进的话了。

从巧荣的房间出来,元见进就看到钟红莲的脸,钟红莲瞪着元见进,“这么开心,你是不是想背着我和霍姐姐做什么啊?”

元见进苦笑,她该不会是在吃巧荣的醋吧,倒是很可爱。

“我只是在想如何帮巧荣报仇,这个赵昶,能不能对付赵国,关键就在他的为人了。我们要立刻弄清楚,赵昶的底细。这件事也不能放松,限期五天向我汇报。”

高士宝他们立刻行动起来,调阅赵昶的情报和档案。

这边元见进他们正在调查赵昶,而在赵国皇宫里,赵昶正在寝宫里看地图,这张大地图挂在寝殿中央,已经在这里挂了三十年,几代皇帝都是看着它入睡的,但是现在赵昶却看着它,怎么也睡不着。

宋楷站在他身后,揣摩着赵昶的心思。

赵昶说:“爱卿,你知道吗?朕最近是难以入眠,你可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宋楷恭恭敬敬的说:“微臣不能为陛下分忧,死罪,死罪。”

赵昶突然转过身来,“因为赵曚!他一天不死,朕就永无宁日!”

这赵昶不仅是高大健壮,而且天庭饱满,浓眉大眼,是一个非常魁梧,也有几分俊朗的人。

赵昶说:“朕真是悔不当初,怎么就将赵曚放走了,现在他不仅有辽东,幽州,和云中,而且部下精兵强将不下数万。而朕的冀州却是一马平川,简直是无险可守,真是朝廷的心腹大患。”

宋楷当然知道这些,但是眼下国库拙荆见肘,实在是拿不出钱来,也就只能忍下来了。宋楷说:“启禀陛下,微臣以为,还有一个办法可以对付赵曚。”

赵昶扭头看看宋楷,问道:“你说。什么办法?”

宋楷说:“夏军已经攻克了晋阳,晋中一带已经完全被他们占据了,这就是一个大好机会啊。”

赵昶不明白,问:“他们把朕的晋阳占了,还是好事?”

宋楷说:“这当然是好事啊,陛下请想,他们下一个目标,会是哪里啊?”

赵昶摇头,宋楷接着说:“就是雁门啊!雁门是一处至关重要的关口,是晋阳北面重要的门户,晋阳能否长久的占领,关键就是那里。如果赵曚的精兵强将从那里南下,晋阳可就难保了。所以,夏军为了长久的占领晋阳一定会进军雁门关,赵曚就会与夏军交战,而陛下就可以坐山观虎斗。”

赵昶立刻就明白了,点头道:“对啊,如果赵曚赢了,朕就可以乘势收复晋阳,如果赵曚输了,朕就挥军北上,夺取幽州!怎么算,都是朕得利最多。”

宋楷还嫌不够,说:“不仅如此,陛下还可以趁着他们两败俱伤的机会,夺取更大的土地。”

“赵曚败亡,陛下就可以取消少海王的所有封地,元昭的夏国一旦失利,陛下还可以兵分两路,一路渡黄河,攻占少梁和离石要塞,一路直接攻打潼关和函谷关,将关中八百里秦川收入囊中。所以眼下,陛下一定要忍耐啊。”

赵昶笑容满面的对宋楷说:“宋爱卿,真是朕的股肱之臣,朕一定不会薄待你的。”说着,赵昶就将自己身上的玉带接下来,说:“朕就将这条玉带赏赐给你了。”

宋楷感激不尽的跪下来,双手接过,“臣,至死不忘陛下厚恩!”说完就开始磕头。

赵昶说:“你先退下吧。”

宋楷说:“微臣告退。”

从皇宫里出来之后,宋楷回到家里,一进大堂,就看见宋迈在那里等着他了,“怎么样。”

宋楷说:“算是成了,他赏了我一条玉带。”宋迈低头一看,那条玉带正在宋楷的腰上,高兴的不得了,“太好了,这样一来,我们就算是成功了。接下来,只要想办法让夏军在雁门关动作动作,不就行了。”

“哼,哪有这么容易。”宋楷说:“不过,那个元殿极有可能是兴国台的人,不妨将这个消息给他送去,只要让夏军在雁门关出没就行。”

宋迈说:“大哥放心,这个我去办就行。”

宋迈立刻派人去漳河居,将这个口信传给郭锐。郭锐又向元见进报告,元见进正在继续熟悉兴国台的那些档案,和账目。

从郭锐的口中得知这个消息,元见进觉得非常重要,立刻命令密令班的人将这个消息传回长安。

元见进放下手中的档案和账本,说:“这个宋楷,他居然想利用我们。不过他的想法也是对的,鱼蚌相争渔翁得利,但是他太高估自己了。”

高士宝问:“殿下,你打算怎么做?”

元见进拿起一份档案,说:“这份档案中说,赵国自从赵满当政以来,赵国的盐政和官营铁器就几乎荒废了,私盐泛滥,铁器粗制滥造。而且朝廷的主要财政收入也从盐铁等项目转向粮食。”

“这证明赵国的基础正在动摇,没有了强大的冶炼业,他们就失去了打造装备的能力,一旦战争爆发,赵军将陷入装备和辎重不足的窘境。我觉得可以利用。”

高士宝说:“就像殿下当初在长安做的一样,置办产业?”

元见进回忆了一下,对那些没什么印象,“不过不一样,我们的目的是垄断,不仅是盐铁,还要买下土地,雇佣佃农来种植,还有各行各业,总之我们要让赵国的一切都掌握在我们的手中,这样我们就能将这个第一强国握在手中了。”

高士宝:“属下明白,属下这就去办。”

元见进想了想,不能让宋楷得逞,这个混蛋,居然想利用夏国。看来他虽然是真心想和兴国台合作,但是他的小心眼却变得很危险,需要教训一下。

元见进说:“庆仑呢?马上去联络他,让他今晚抽空去宋楷的府上,行刺宋楷,但是要失败,让宋楷长点记性。”

“是。”

做了这些安排之后,元见进觉得自己可以去处理一下私事了。可是钟红莲又拉着霍雯兰去逛街了,所以元见进去看看巧荣。

巧荣经过了两天的休息,精神和气色都已经好了很多。元见进站在门口,正在犹豫自己的措辞,巧荣却已经发现了他,“公子吗?”

元见进只好走进来,“你还好吗?”

巧荣点点头,“公子,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元见进说:“赵国刚刚打了败仗,极有可能会再发生战事,那本不是我想要的。但是我也没有办法。想和你聊聊。”说着,元见进就走进去,坐了下来,元见进曾经想过一个计划,但是出于自己的良心,并不情愿用。

元见进还是说了出来,“我……我知道你是一个可怜的人,也知道你是一个好人,但是我却不是。”

“实话告诉你,我是夏国皇帝的儿子,我不叫元殿,我的真名是元见进,是兴国台督检阅使。我来邺城就是为了能够就近窃取情报,甚至是颠覆赵国。我想到了一个计划,但是我却并不想用。”

巧荣目瞪口呆的看着元见进。

元见进接着说:“这个计划就是我将你训练成一个色艺双绝的花魁,然后想办法让赵昶迷上你,这样不仅可以窃取情报,还可以有大量的机会刺杀他。这样我答应你可以报仇的事就可以有个交代了,我们都可以完成各自的目的,但是你的想法呢?”

巧荣斩钉截铁的说:“我愿意,只要有办法让我为全家报仇申冤,什么我都愿意。”

元见进低着头,“但是这对你来说不公平。”

巧荣跪下来,“巧荣的这条命是殿下和小姐救的,殿下也是为了巧荣能够报仇,巧荣愿意做花魁。”

元见进叹了一口气,说:“好吧,我会请人来训练你,你好好休息吧。”

说完,元见进就一刻也不停留的走出去了,“我真是不知道,我这是聪明,还是邪恶,这丫头也是,报仇比人生还重要?我怎么会有做老鸨的潜质呢?”

第二天,宋楷狼狈的出现在漳河居,元见进和宋楷面对面的坐在雅间里,元见进问:“大人你这是怎么了?”

宋楷还是一副惊魂未定的样子,“还能如何,是刺客,是刺客干的。”

元见进虽然不太情愿,但还是装作很惊讶的样子,问道:“刺客?他们有没有留下什么线索?”

宋楷看着元见进,说:“线索倒是有,但这个线索却指向兴国台,这简直是匪夷所思。我明明已经和你们兴国台合作了!为什么?”

元见进说:“一定是有什么不好消息被督检使大人知道了。你可要如实告诉我,你怎么得罪他了?”

宋楷一时语塞,但还是说:“我只是想利用夏军,让他们北上进犯雁门关,这样我在赵国的地位就可以巩固了。谁想这居然被督检使知道了。昨夜那个刺客相当厉害,我几个贴身护卫的功夫都不差,居然非死即残!”

“我求求你,我愿意配合你们,我还不想死!你要向督检使大人解释啊!”

元见进说:“可以,但是你要让我进宫,我要见赵昶。这也是街督检使大人的吩咐。”

宋楷很为难,“这……好吧。我会想办法安排的。”

送走了宋楷之后,元见进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倒水的手都在抖,这谍报果然不是人能干的,但愿自己没有露出什么破绽。

钟红莲和霍雯兰回来了,正好看到元见进一边倒水一边手抖,钟红莲就问:“小进进,你怎么了?”霍雯兰说:“心虚。”

元见进说:“没什么,只是我要进宫去见赵昶而已。”

钟红莲更诧异了,“你去见他做什么?你是间谍头子,去见他,我看你的病根本就没有好。”

元见进苦笑,我那个情况是病吗?“我是有原因的,总之我待会儿再和你解释。我先喝口水。”

钟红莲一把将水壶夺走,“你不说明白,我就渴死你。”

元见进只好和她解释,“我只是想办法说服他,让我获得盐铁经营权而已。这样我们不仅可以获得大笔的财富,养更多的探子。还可以垄断赵国的盐和铁器。将来我们就可以更好的掌控赵国。”

钟红莲兴奋不已,“这么刺激!我也要去。”

霍雯兰拉着钟红莲的胳膊,“你去了也只能添乱,还是留下陪我吧。”钟红莲嘟着嘴,“为什么?”霍雯兰说:“我是姐姐,你得听我的。现在就回房间去。”钟红莲无奈,只好乖乖听话回房间去了。

元见进投来感激的目光,霍雯兰莞尔一笑也回房间去了。元见进望着霍雯兰的身影,“刚刚的那一笑……”

怦然心动——

作者的话
王时宇

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