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籍详情
加入书架
推荐票
金票
打赏
评论区
战国歌 作者: 朱育涛 字数:4661 更新时间:2012-12-09 17:24:00

兵道

孙膑举酒回应道:“仁兄文武双全,军政皆通,乃千古难得一奇人,小弟佩服之至。当时就在想如果能与仁兄见上一面,当真不枉此生了。如今在阴间竟有如此机会,实在是我孙某之大幸。”

两人互相称赞对方,虽有溜须拍马之嫌,但是英雄惺惺相惜之情可见一斑。

“哈哈哈,好好好,你我兄弟今日有缘相见,只谈兵法,不谈其他。人生难得知己。”

知己!共同趣味,共同话题,仅此而已。

“遥想当年,我吴起为魏河西太守,曾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却无遇到贤弟这般的帅才,着实令人遗憾。”吴起一片感慨,英雄是寂寞的,棋逢对手将遇良才,达到一定境界的将领最后不单单满足于战功以及荣誉,更渴望能百年难得一见的将才斗智斗勇,一较高下,这犹如武侠之中的人物,当一人成为高手,天下无敌之后,就会变得相当落寞,渴望出现能与自己匹敌的对手。

独孤求败如此!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如此!吴起也是如此!他恨不得自己早出生几年,那么就可以和孙武一较高下,或者晚出生几年,那么就可以与孙膑决一雌雄了。

“仁兄过奖了!小弟何德何能?只不过略略读过几日兵书而已,至于打的几个小仗,微不足道。”孙膑笑道。

“不然!不然!”吴起摆摆手,认真地说道:“贤弟两场仗,十分经典,谋略之高,为兄佩服得五体投地。孙子曰: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贤弟将这段话演绎得淋漓尽致,围魏救赵,不仅解赵之围,还使得魏军忙于奔波,疲惫不堪,而贤弟以逸待劳,最终大获全胜。”

吴起顿了顿,又言:“马陵之战,贤弟用减灶之计诱得庞涓上当,使之撇开辎重,步兵率轻骑追赶,而贤弟在马陵设伏,最终斩杀十万魏国武卒。如此神机妙算,恐怕孙武也不能及。”

说到这里,吴起有点哽咽了,一丝伤感油然而生,诚然,魏国曾经有负于他,但前尘往事都皆已随风而逝,他只是觉得,自己辛辛苦苦创立的武卒当年如此风光,骁勇善战之名如此远扬名,却毁于孙膑之手,世事难料啊!

武卒,魏国常备军,他的创立者吴起,它辉煌于吴起之手,毁于孙膑之手。

武卒作为魏国乃至整个天下最闻名,最有战斗力的部队,入选的条件相当苛刻:身着全副甲胄,执十二石之弩,背负箭矢五十个,另外还佩戴着剑以及三天干粮在半日内跑完一百里里。

到现在,特种部队全副武装的重量也估计没到武卒的公斤数,由此看来,有幸入选武卒的是都是大力士兼意志坚定者(半天一百里里,当真不是开玩笑的。)当然,辛苦和优惠是成正比的,入选武卒条件这么苛刻,优惠也相当大,一旦入选,就能免除全家徭赋和宅田租税。

与此同时,吴起还有选兵标准:民有胆勇气力者,聚为一卒。乐以进战效力,以显其忠勇者,聚为一卒。能踰高超远、轻足善走者,聚为一卒。王臣失位而欲见功于上者,聚为一卒。弃城去守、欲除其丑者,聚为一卒。(吴子)

他认为此五者,军之练锐也。有此三千人,内出可以决围,外入可以屠城矣。

确实,这些人在吴起的调教之下,成为一支纪律严明,骁勇善战的常胜之师,威武之师,

然而,就这么一支看似无懈可击的队伍竟然毁于孙膑之后,可惜啊!

孙膑何等人物,自然能瞧出吴起内心中那一丝伤感,淡淡一笑:“往事已过,何必介怀,武卒虽灭,精神犹在。”

“仁兄的为将之道实在乃我后辈之楷模。所培养精锐武卒且不说,单单是对士兵的态度,就能让我们暗淡无光,为将者,屈身降贵,于士卒同甘共苦,仁兄乃是第一人。”

孙膑此言不虚,《史记》记载: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

这还不算,吴起还亲自为生了病疽的士兵吸毒。士兵的母亲听了嚎啕大哭,人家是将军,你儿子是士兵,你应该感到荣幸,为什么哭?这位母亲这样回答的:‘当年吴公(吴起)为儿子的父亲吸浓,结果父亲英勇杀敌,血洒疆场,如今,有为儿子吸浓,我不知道儿子将会死在哪里?’

吴起真正做到了爱兵如子。如此为将者!千古有几人?

“就凭这点,我孙膑对仁兄你佩服之至。干!”孙膑举杯,开怀畅饮。

一杯酒水下去,吴起的心情畅快许多。

“想我吴起堂堂正正,光明磊落,有功于魏,无愧于魏。只可惜,武侯那昏君听信谗臣之言,逼我离魏去楚。如此看来,清明政治才是一切之保障。”

“仁兄所言极是,孙子有云: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以与之生,可以与之死,而不畏危。国君只有广施仁政,爱民如子,才能让百姓与自己紧紧缚在一起共甘同苦,患难与共,才能让军队誓死效忠,忠心不二。如此师旅即便人少也无惧于天下,武王仁德,恩泽天下,天下百姓无不向往,故以三百战车,四万之众灭殷商;商纣暴虐,祸害国家,国家百姓离心离德,故虽有千辆战车,数十万众毁于周。”孙膑道。

吴起连连点头:“夫道者,所以反本复始。义者,所以行事立功。谋者,所以违害就利。要者,所以保业守成。若行不合道,举不合义,而处大居贵,患必及之。是以圣人绥之以道,理之以义,动之以礼,抚之以仁。此四德者,修之则兴,废之则衰,故成汤讨桀而夏民喜悦,周武伐纣而殷人不非。举顺天人,故能然灾。”(出自《吴子》)

英雄所见略同。古往今来,多少能征善战,运筹帷幄的军事将才郁郁寡欢,不得志,甚至死于非命皆是政治污浊所致。狄青如此,岳飞如此,辛弃疾如此。

孙膑又说道:“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此乃将道,治军之道。仁兄在此方面表率,兄弟我佩服之至啊。”

“治军之道虽是简略版的治国之道,不过亦非易事。将者一切行为皆在数万乃至数十万兵众眼皮底下,稍有差池,必然导致军心涣散,尤其在行军交战之中更是关乎战局。为此军纪要严明,将者要以身作则。赏罚分明,切不能吝啬钱财荣誉,否则定导致离心离德。这点我吴起自认勉强做到。”(《史记》: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

孙膑连连点头,突然摇头叹息道:“孙子曰: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病,善之善者也。这是我们为将者追求战争艺术的最高境界,可是古往今来,真正能做到的屈指可数。哎!”

话到这里,吴起也忍不住摇摇头,显然,他们在战场上无一败绩,杀得敌军鬼哭狼嚎,不过,距离孙子兵法的最高境界还是有些差距。令人瞠目结舌的是,真正做到不战而却人之兵的不是兵家大师们,而是几个靠着嘴皮说话的人,这些人比江湖好汉还江湖好汉,来无踪,去无影,到哪里,哪里就把他当爷爷伺候,唯恐得罪他,这般好汉被冠一个响亮大名——纵横家。

寂静了会,吴起突然开头道:“贤弟啊!虽然你我不能在战场上一较高下,不过我认定之后舞台上定有名将之称的争夺,届时你不必看在我兄弟情分手下留情,需全力以赴。”吴起道。

“蹬蹬”一阵敲门声响起。

第十章 选择

当吴起和孙膑喝酒喝到兴头上,论道论道经典处的时候,一阵敲门声彻底打破了氛围。作为兵家大师,与生俱来的一股警觉性使得两人意识到定有事情发生,两人面面相觑。

“起兄,请便。”

吴起很不情愿的站起来,三步并成两步走到门前,轻轻一动,门就开了。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一个人站在门口,一股英雄之气扑面而来,一副彬彬有礼的样子,彻底把他愣住了。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吴起的老老板,提拔者:魏文侯魏斯。

“怎么?好久不见,不认识我了吗?还是不欢迎我?”

一连串问题说得吴起是惊慌失措。

或许是惊讶,或许是内疚,或许是惶恐,或许是被文侯那股英气所震慑,一代英雄吴起竟然半晌吐不出一句话来。

好一会儿,吴起口中才抛出一句:“主,主公你……”

“往事已过,如今你我身在同片区域,再也不是君臣了,叫我魏老哥吧!”

突如其来的一些列莫名其妙的动作,不仅让吴起防备不急,更是让孙膑和田忌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不请我进去坐回?”

吴起这才意识到失态了,连连邀请文侯进入房间。

文侯房间里有客人,微微笑道:“今日贤弟有贵客,那愚兄改日再来吧!”话毕,文侯转身要走。

孙膑推着木轮车,笑道:“不不不!我们起兄是闲来无事胡乱聊聊罢了。”随即对吴起道:“仁兄,既然你有事,那为弟先告辞了,论道之事来日方长。”

“好!改日,为兄去拜访你。”

随后,孙膑和田忌纷纷向吴起和文侯作揖告辞,文侯如果知道是眼前这个残疾人将他辛辛苦苦的大魏毁之一旦的心,还真要跳起来。(马陵之战,魏国彻底衰落。)

但孙膑却从吴起的神态中便已经把来人以及事情猜得十之七八,在回去的路上,刚才一直打酱油的田忌突然说道:“我刚看那人器宇轩昂,谈吐不凡,眉宇间龙飞凤舞,胸膛中正气横生,定是有身份之人。”

孙膑笑道:“兄弟所言不假啊!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来人定是威名远扬的魏文侯魏斯。”

“何以见得?”

“刚刚你也说过他身上有股特俗的气质。还有吴起这样经天纬地之才,心高气傲,一般人他是看不入眼的,而刚才那人却能让他发愣,半天说不出话来,口中还念道主公。想想吧,吴起侍奉过魏文侯,魏武侯以及楚悼王。三人之中只有魏文侯有如此魅力。”孙膑分析得条条有道。

“那先生认为魏文侯此行目的何为?”

孙膑笑笑:“如果不出我所料,魏文侯来找吴起的真正目的是要吴起在舞台秀上帮助他。”

“那你说吴起会不会答应?”田忌好奇心愈来愈重了。

近朱则赤,近墨则黑。跟着孙膑这样的智谋大师混,田忌这样呆头呆脑一根筋的人也会多问为什么,也会大大增强好奇心,求知心。

“这可说不准啊!”

“先生,那我们该怎么办?”

“简单!凉拌!”

“凉拌?”田忌抓抓脑袋,不明何意,刚想问,结果发现孙膑已经闭眼,没有办法,只能推着孙膑那辆小轮车继续往前行。

兵家大师绝智慧,神机妙算赛神仙。

缘何知人与知事,只因看透人心性。

一切都在孙膑的预料之中,文侯此行目的就是要说服吴起积极支持自己,并在舞台秀中大力辩驳对手,宣扬自己美德。

“先生之事,为兄已然知晓,皆是犬子昏庸透顶,听信谗言,还得先生遭受怀疑,离魏去楚,在这里愚兄向你道歉。”文侯边说边鞠躬表示道歉。

“然而前尘往事已过,一切恩怨情仇随着时间过去烟消云散,何况先生之雅量,我相信不会计较。”

“啊!果真是一代明君啊!一开口就让我不能招架。”吴起心中连连敬佩。

“如果先生执意不原谅,那请受魏斯一拜。”说完,双脚一软,要跪地。

吴起马上搀扶起文侯,一脸羞愧:“不敢不敢!主公如此贤能,吴起担待不起。若不是当年主公的知遇之恩,吴起哪有后世之名?主公这般做,岂不是折煞我了么,那我不就成为真正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禽兽了?”

这就是魏文侯的‘杀手锏’仁义。

仁义,虽只两字,却宽如海,大如天。虽无形,却能动万人之心。

周文王仁义,三分天下有其二。

刘玄德仁义,卧龙凤雏五虎将皆入其帐下。

唐太宗仁义,五湖四海,天南地北均臣服。

“主公客气了。不知你今日前来有何事?”

“好!不愧是兵家大师,我也不瞒你,这次舞台秀,我希望贤弟能不计前嫌帮愚兄一把。”

吴起微微思考一番,一本正经道:“不是我不想,你也知道楚悼王对我也不薄!若……哎!”此言不虚,楚悼王对吴起的信任器重不亚于文侯,虽然吴起在儒家眼中是个‘禽兽’但也是个知得人情冷暖的英雄(否则怎会对士兵如此好?)这样的抉择着实为难。

“贤弟之心为兄明白!可它楚国历史悠久,国大地广,不乏能人异士,何况兄弟你在楚国颇受窝囊气,何必与他们为伍?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吴起心扑通一下,想不到魏文侯还专门找子孙了解了自己在楚国的事情,当真是有备而来。

“高明!当真高明!”吴起暗暗思考,回头一想文侯如此礼贤下士,看重自己,心中不免有些感动。

“望先生帮忙!”

事到如今再推辞就过意不去,吴起只好点点头表示赞同,不过却提出一个条件:假如之后有评选战国第一名将或军事家的舞台秀,以文侯为首的魏氏集团必须支持吴起。

共同合作谋发展,这个世道,双赢才是主流。

文侯何等气魄,如此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行为自然举双手赞成。

这边上演感人肺腑的君臣情,齐国那边也不闲着,孙膑既然猜透文侯的心思,必然得为当年提拔,器重自己的齐威王出谋划策。

作者的话
朱育涛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