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籍详情
加入书架
推荐票
金票
打赏
评论区
战国歌 作者: 朱育涛 字数:7981 更新时间:2012-12-09 17:19:00

魏文侯的智囊团

这些魏国国君在阳间昏庸无比,成事不足,到了阴间一点也没变,口口声声赞同文侯的想法,仅此而已,既无任何锦囊妙计,也不敢各抒己见,只是默不作声,垂着耳朵聆听,如同一条条活母狗。

对于这群好不争气的子孙,文侯也只能摇摇头,心中一片茫然——无奈啊!

当然,为了显示出自己前辈风范,形式还是要形式的,于是,文侯问道:“有何想法尽管提出,大家一起思考。”

话音刚落,文侯对面的一个男子发话了:“父亲,您是我大魏最贤明的国君,曾几何时,我大魏威震诸侯皆拜您所赐。如今,也只有您有资格、能力、威望代表大魏去争夺此项荣誉,凭借您的能力夺个前三名,那是口中食,掌中物!”

说话之人不是别人,正是魏武侯。武侯勉强算得上有作为的君主,自知之明还是有的,这番话说出了众人的心声,众人纷纷说到应当如此。

由此,魏国角逐战国舞台秀最佳君王的君主产生了。

激动过后是寂静,马屁过后,就是碌碌无为,不知所措。

当然,文侯不会再指望这群子孙们能够有特殊的,天才的意见,只能把早就在脑子里形成的计划和盘托出:“人如木,单木虽秀,必挡不风。唯有林,团结一致,不惧险恶。”

话音刚落,文侯便用眼角的余光朝众人扫描过去。

众人听得倒是津津有味,表情却个不一,有人微微点头,有人满脸疑惑。

“父亲!您说得是我们还得去找些人来帮我们?”魏武侯问道。

孺子可教啊!魏文侯会意地点点头,继续道:“人多力量大!有了足够的帮手,既可以造势,亦可以出谋划策。”

好一个文侯!为君,做人之道如此娴熟。

“等散会之后,我们分头行动去找些能人贤士。当然,要用最大诚意,我坚信,那些在阳间为我大魏效力的文臣武将不会反对。”文侯胸有成竹道,显然,他对自己手下那波人是绝对相信的,不为什么!只因为真诚。

对邻国兄弟,真诚!皆朝魏。

对文臣武将,真诚!忠心不二。

对贵族黎民,真诚!愿出生入死,荣辱与共。

人生,真诚两字,足矣!

散会之后,众人纷纷去寻找能人贤士——以前的下属。

春来花开,冬至鸟飞。

亘古不变?唯有人心。

文侯站在窗户边,俯瞰客栈来来往往,进进出出客人,一片感慨:老朋友们?你们好么?”

时间如同白驹过隙般,一晃就一天过去了。

文侯心中无比亢奋。

想当年,一群热血澎湃的有志之士不畏艰辛跟随着自己披荆斩棘,开疆拓土,赢得千里江山。

想当年,一群文韬武略的能人贤士不辞辛劳跟随着自己励精图治,出谋划策,赢得霸主之名。

如今,前世朋友兼战友又将见面,岂不是一件让人畅快的事?

客栈一个大包厢里挤满了人,热热闹闹,整个魏国时代几乎所有的人才都被请来了,看来这位饭桶国君还不算很菜,至少再对待这件事上。

久违的战友相见,两眼泪汪汪,述说起前尘往事,感慨万千。至于那些不愉快的事早就随着历史的变迁,时间的转移烟消云散了。

老朋友们!你们好吗?

文侯端着酒杯,走到老战友面前,一饮而尽。

李悝,翟璜,西门豹,乐羊……

用绝世大臣来形容这些人,再合适不过了。简略看下这些人光辉业绩吧!

李悝,著名政治家,法家代表人物,曾为文侯变法。

翟璜,这个人虽然看上去不怎么出名,不过他为文侯,为魏国推荐了诸多人才如西门豹,乐羊等人,才人乃治国根本,所以这位仁兄做得那些事都够得上优秀政治家称号。

西门豹,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以及水利专家,小学时就有篇课文,讲诉西门大官人为河伯娶妻。

乐羊,战国名将,曾灭掉中山国。他有个子孙更加出名,是诸葛武侯崇拜的对象——乐毅。

望着这群老战友,文侯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连忙笑容。

不对!怎么少一人?文侯喜悦脸上渐渐突出阴霾,不过为了不引人注目,他借故离开找到了儿子武侯。

喝得正在兴头上的武侯被父亲莫名其妙拉到一个角落里,别说有多郁闷了,但又见父亲满脸怒气,也不再有怨言。

“吴起人呢?”

武侯脑袋嗡嗡作响,朦朦胧胧,脑子一片混乱?吴起?这个人似曾相识啊!

吴起何许人也?文侯竟如此看重!

当某人精通一门技术,如军事兵法,文学书法,外交攻略等等,我们称之为人才。当一人兼通数门,且在每门技术上皆有出神入化,让人叹为观止的表现,那这样的人则称之为奇才。

能博得这样个荣誉,跻身天下奇才这个范畴,天下有几人?后世敬仰膜拜的,高高在上的孔圣人恐怕也不能入选。

而,吴起,这个富有诸多争议的‘人’,当之无愧为天下奇才。(注意人字的引号,吴起本人出自娘胎,确确实实是人。只不过,在某些人眼中就不这么认为,总体概括为母亡不归,杀妻求将的禽兽;威震天下,攻城略地的战神;推崇法制,不近人情的恶魔。)

总而言之,吴起的一生都是那么奇怪,让人捉摸不透(若是让人捉摸透了!他的面子往哪里摆?吴起兄那可是最好面子的,谁要是扒了他的脸面,那就要谁的命。)

在《史记》中,吴起和另外两位鼎鼎大名的军事家,军事理论家,智慧的象征孙武和孙膑合为一传,足可见他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

吴起是卫国人,小时候家里十分有钱(估计家里是做生意的。)所谓权不离财,财不离权。有钱人自然想弄个官当当,毕竟那个年代商人的地位是很低的。士农工商,商人地位竟比不上农民。于是,吴起开始托关系。

由于各种原因,吴起非但当不上官,反而破产了。(看来托关系也存在风险)这下可好,周围的人都来笑他了奚落别人,嘲笑别人是一般人最喜欢做的事,尤其是那些看不惯别人好的家伙们,于是,乡里的邻居都来嘲笑吴起。

此时的吴起少不更事,血气方刚,把面子看得比性命还重要,心想就你们这群小子竟敢笑我,好的嘛!不让你们尝尝我的厉害,还真敢笑我是吧?

机会逮到了,有一次吴起的一些狐朋狗友又开始笑他。吴起忍无可忍,终究化身成为以一敌百的大侠,大吼一声,拔出宝剑,一阵左砍右杀,刹那间哀声四起,血光四溅。

片刻功夫几十个人死于非命,血光染红了天空,模糊了视线。

望着地上七零八落的尸体,吴起这才知晓闯祸了。

既然祸已经闯了,那就没有回头路,吴起如今唯一想考虑得是怎么样才能活?一个字,逃。于是,他也顾不上大侠风范,扭头就跑。跑出国家之前,吴起和老娘做了诀别,咬破手指对天发誓道:‘老娘,等我功成名就之后再来找你。否则,我就不踏入卫城’(《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第五》: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豪情归豪情,可事与愿违,吴起踏出城门之后从此再也没机会见到老母亲了。

离开卫国之后,吴起就去拜曾子为师父。

说起这个曾子!那是相当有名的。他可是儒家的先贤之一,品德高尚,学识渊博。吴起能够拜他为师,绝对是他的荣幸。

事实上,吴起的人生只按照这样的轨迹滑落过去,或许,九州历史上会多一个儒家圣贤,但会少一个力挽狂澜,名噪一时的政治家兼名将。

改变吴起命运的事情发生了——老娘升天了。

母亲死亡导致儿子改志,这不得不说是个讽刺。当时吴起正跟着曾子学习儒家经典,突然传来母亲过世的消息(估计是思念成疾)。要是换成其他儒家子弟,早就一把鼻涕一把泪,迫不及待滚着回家为母亲守孝去了,父母之恩,重于泰山啊!

不过,吴起这个奇怪的人却做出了与其他儒生大相径庭的行为——母亡不归。

曾子质疑,吴起将自己对天盟誓的事情告之与他。

曾子听了,勃然大怒。禽兽啊!天下竟然有如此无心肝之人。我堂堂圣人之学,讲究忠孝仁义,门下竟出如此大逆不道,禽兽不如的东西,若是孔先生在世,知晓我与这种人交往,如何看得起我?

滚!以后再也别让我见到你,滚得越远越好!

腐儒!腐儒!你们如何知晓我的心思?吴起怒不可遏,摆摆衣袖,转身就走了,头也不回。

被曾子赶出师门的吴起失魂落魄,浪迹江湖,四处漂泊,风餐露宿。一路上,他的内心陷入无尽挣扎中!

理想在哪?出路在哪?难道上天真的注定我吴起默默无闻,庸庸碌碌苟活于世上吗?难道命运注定让我成为历史的黄沙随风而逝吗?

不!不!不!

我绝不会接受命运的摆布!我绝不屈服于世道!

我命由我不由天!哪怕天真要挡我,我也要捅它一个窟窿。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历史证明经失意过的人只要肯用心努力,必然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晋文公重耳如此,越王勾践如此,此时落魄者,未来的战神吴起亦是如此,于是,他开始思考未来的路。

仁义大道,行不通!乱世之中,拳头见长,何来仁义道德?

仗义豪侠,行不通!豪侠虽能扬一时之名,却不能垂千古;

兵法!谋略!这个不错,当世之时,诸侯割据,你争我夺,战场确实是一个大空间,展示我力量的大空间。

好!既然如此,我吴起就学兵法。

至此,吴起终于找到了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了,他来到了鲁国,学习兵法,数年之后,大成。

恰在此时,鲁国的邻国齐国来侵犯。鲁国虽是文明大国,诗书礼仪乐各方面在诸侯当中拔得头筹,但是实力却有限,该国培养出许多只会夸夸其谈,附庸风雅的无能之辈,却培养不出能够力挽狂澜,风云一时的人物(孔子除外)。面对着强齐锐不可当的兵锋,一时间无论是国君还是大臣皆束手无策。

关键时刻,吴起瞅准了机会,挺身而出,愿意手提弱旅,与强敌决一死战。

鲁国国君没有办法,只好死马当活马医,若是败了,天命!若是侥幸胜了,岂不是更好?于是任命吴起为将,对抗齐军。

鲁国那群所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的大臣一见吴起这么个外乡人竟然来抢自己饭碗,心中恨得不得了,于是耍出阴人的手段,对国君说道你看看吴起这个人他的老婆是齐国人,他本人又不是我们鲁国人,难不保他会战场上临阵倒戈。

小人!绝对的小人。听了这群小人的话,鲁国国君也开始怀疑吴起了。

这下子,吴起的思想陷入了困境。怎么办?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是我吴起大展宏图的机会!若是错过了,以后很难寻得。可我又能怎么办?

经过一番思考的吴起终于做出了一个震撼人心的决定——杀妻求将。

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老婆可以再娶,机会错过了可难觅。

终于,吴起带着弱旅大败齐军,为鲁国取得一时平安。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些所谓饱读圣贤书的小人又开始攻击吴起。不仅把吴起以往那些事情抖搂出来,加以夸张化,还抛出一个很牵强的理由:鲁国是个小国,如果有战胜之名,那各路诸侯都来对付我们了!何况吴起是卫国人,卫国是我们盟友,我们用吴起,就是抛弃了盟友。

无耻啊!受过高等教育说出的话竟然这么无耻,而鲁君竟然相信了,最终辞退了吴起。

人言可畏啊!很多时候比毒药都毒。俗话讲得不错,宁愿得罪君子,也不能得罪小人,尤其是有知识,有文化的小人更是得罪不起,它犹如梦靥,时时刻刻惊扰着你,让你痛不欲生。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老子才华盖世,文韬武略,才不屑和你们这群一无是处的酸腐儒搅合在一起,那只会脏了我的名声。

老子走!总有一天会让你们后悔。

于是,吴起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离开鲁国后,吴起听闻魏文侯人品不错,求贤若渴,广招人才,于是怀着满腹才华前去投靠,希望取得用武之地。

文侯估计是听闻过吴起的事迹,用不用这个集荣誉和骂名于一身的奇男子?文侯着实有点头痛,于是叫来李悝,问道:‘吴起这家伙如何?人品怎么样?该不该用?’

李悝回答了。

这是一段十分经典的回应,不仅改变了吴起的命运,更是使得魏国如虎添翼。

李悝是这样回答的:‘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意思是吴起这个人贪图名誉而且好色,但是,打仗确实很厉害的,就算司马穰苴在世恐怕也不是他的对手。

这是一笔买卖,也是一次豪赌。

魏文侯歪着脑袋仔细衡量了下,荣誉谁不贪图啊?这个问题不大,至于好色,更是小意思,我大魏有得是美女,只要这个年轻人能为我大魏建盖世奇功,美女多得是。

好!我就赌一下!

于是,魏文侯就让吴起担任将军,派遣他去对付秦国。

龙潜水,虎入林。

天下!我吴起来了!

对于吴起被立为大将,守西河,拒秦军这个事情其中还有个插曲。

魏文侯虽听取了李悝的意见,但是理性的他绝对不会冒冒失失把这么个重担给予一个毫不了解的家伙。

那日,吴起穿着儒家的衣服,带着兵法策略去见魏文侯。(挂羊头,卖狗肉。表面文质彬彬,内心确如波涛般汹涌,名垂千史,建功立业之心赛旁人。)

高手往往是深藏不漏的,尤其坚毅程度,更是赛过常人,文侯就是高手中的高手。

吴起这样的装扮,这样的行为,文侯岂会不知他的来意?于是,淡淡一笑,道:‘我对军事一窍不通啊’(《吴子》:寡人不好军旅之事。)

面对着文侯这样的老江湖,吴起却一本正经说道:“大王,你怎么能够口是心非,阳奉阴违,嘴里说的和实际做的不一样?如今大王你修理战车,准备各种战略物资等等我行为难道是为了耍猴吗?”

最后吴起抛出一个杀手锏,正好击中魏文侯心怀,使之彻底明白吴起是天下首屈一指的将才,吴起是这样说的:“明主鉴兹,必内修文德,外治武备,故当敌而不进,无逮于义矣;僵尸而哀之,五逮于仁矣。”

此话一出,魏文侯大吃一惊,不得不信服眼前这个家伙能力极其出众。因为他不仅道破了自己的心思,更是为自己指明了用兵之道。

寡人有如此将才!真乃大魏之幸。于是,用最隆重的礼法,立吴起为将。

历史如此相似,几十年前,兵圣孙武也是带着兵书去见阖闾,也是当众为吴王演练了番,得到了信任,最终使得吴国走上称霸的道路。如今,吴起将比孙武创造出更大的奇迹。

吴起用真实行动证明了魏文侯没有看走眼,没有赌输。(《吴子》: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余者钧解。辟土四面,拓地千里,皆起之功。

其代表作便是阴晋之战,以五万之众打得五十万秦军丢盔弃甲,屁滚尿流。

有一个很有趣的假设:如果秦军是商鞅变法后的虎狼之师,统兵之将是赫赫有名的白起。那么两个‘起’相撞,将会撞出什么样的火花?针尖对麦芒?火星撞地球?

只可惜,历史没有假设!

常胜将军,无一败绩。

战神之称,当之无愧。

历史有个不成为的规矩:军事上的巨人,往往是政治上的孩童。例如廉颇,白起等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我们这位吴起兄就是个例外,作为天下奇才,他做到了军政皆通,不仅成为军事上的巨人,还做到了政治上的大个头(对此,孙武和孙膑表示望尘莫及。)

一日,魏武侯带着一群文臣武将在黄河里玩漂流,望着壮观的滚滚黄河水,武侯一时兴致大发,感慨万千:‘美哉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

立即有拍马屁的人附和道:‘此晋国之所以强也。若善修之,则霸王之业具矣。’

溜须拍马之人当真懂不得国家大事,哎!吴起只能摇摇头,心中别说对这种小人有多少鄙夷了。

‘吾君之言,危国之道也;而子又附之,是危也。’

正在心头上的武侯犹如被‘浇’了盆冷水,皱了皱眉头,有些不高兴,回首望去,乃是吴起,于是,说道:‘你这是什么说法?’(子之言有说乎?)

吴起又是一个惊天动地回答:‘在德不在险。’随后又举了一大堆例子说夏桀的地理位置如何如何优越,但是不修仁政被商汤取而代之,商纣的山河如此险固,不修仁政,结果被周武王所灭。最后还总结了句:‘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皆敌国也。’

如果说这只是口头上的政治口号并不能代表其政治能力话,那么他在楚国的改革变法,那就真正展现出一个成熟政治家的面孔。(后面再提)

魏国有这样的人才。不!是奇才,那是魏国的福气。只可惜……

纵观中华历史凡庙堂之中,朝廷之上定有争权夺利的小人,他们以自己利益为重,视其他为浮云,哪怕搭上整个王朝命运也在所不惜。

吴起,再次成为这些小人争权夺利的牺牲品。

《史记》记载有个叫公叔的家伙,嫉贤妒能,看见吴起有如此经天纬地之才,国君又如此信任重视他,心中恨得不得了,竭尽心思要暗算吴起。他的一个狗腿子奴仆就给他出主意:‘先向国君说吴起这个人是难得的贤才,而我们魏国是小国,怕他呆不久,把女儿嫁给他以试他心。如果他心不在此,必定会推辞。而相国你吃点亏,让你公主夫人在吴起面前好好羞辱你一番,这样吴起就中计。’

好招!果然毒啊!

果真,吴起中计了,而受到武侯的怀疑。

受到怀疑的吴起立马跑了,难不成坐在这里等死?这点倒是彰显出其奇特的性格,历来很多贤臣名将被诬陷之后往往坐着不动,以为自己忠心不二,道德在心,可昭日月,必然能得到平冤昭雪。最终却丢了性命,比如岳飞等人。

天下之大!我吴起该何去何从?

从魏国逃出来的吴起面临着抉择,天下之大,何处乃是我容身之地?

韩赵皆是魏国兄弟联邦,必然容不得我。去不得!

西面秦国,往年被自己压迫得抬不起头,恨我都来不及。去不得!

东部强齐,亦曾受我害。去不得!

宋,燕皆为小国,地贫人乏,去了也没用!去不得!

唯一的选择:楚国。

荆楚之地,虽大!却为蛮邦!吴起陷入了挣扎中。

罢罢罢!天下之大,竟无我吴起容身之地,去楚,去楚。犹豫了很久的吴起终于决定去楚国。

俗话说得好,东方不亮西方亮,是人才,走到哪里都能找到用武之地。何况是吴起这般天下奇才。

当时的楚国国君楚悼王听说吴起来了,欣喜若狂,二话不说就去邀请他,希望他能够担任国相。

一出手就是大手笔,看来楚悼王比魏武侯大方阔绰多了。

一来吴起被楚王的诚意打动,二来似吴起这般人绝不会默默无闻苟活于人间,走到那里都要干一方轰轰烈烈的事业。两个原因叠加在一起,吴起就答应了,蛮邦,有何关系!

在这个舞台上!吴起的政治水平将展现得淋漓尽致,他的光芒将永远照耀荆楚大地。

大而虚!用这个词来形容当时的楚国再恰当不过。诚然,楚国年代久远,也曾辉煌一时,逼得中原各国对自己毕恭毕敬。而此时,却如同一个行将就木的老头,毫无一丝生机。内部,公族腐败成群,骄横跋扈。外部,三晋咄咄逼人,兵锋压头。

如何让楚国摆脱危机,走上富国强兵的道理?两个字:变法。

要想千里之堤不被蚁穴毁掉,唯一办法只能端掉蚁穴,踩光蚂蚁。

要想让国家焕发生机,必须扫除腐败,改革制度。

于是,在楚悼王的支持下,吴起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第一步:明法审令。制定法律法规,上到贵族,下到贵族,必须在法律的框架内行事,违者,受罚。如此一来,为民者,有冤可申,为官者,则不能横行霸道。

第二步: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当时的楚国的官位几乎被贵族所垄断,而且七七八八无用官位也很多,用现在的话拿钱不干活。(毕竟舅舅,姑姑的子孙一大推。不让自己人做官,难不成还便宜别人?)对于这种情况,吴起给他们的选择有两个,一是滚蛋,二是去开荒。如此一来,就省下很多钱财,吴起就用这笔钱来养兵,还可以提拔有能之士为国效力。

第三步:破驰说之言者从横者。就是让那些所谓的纵横家滚得远远的,少在面前晃悠。(先见之明,后来纵横家对六国危害堪比秦军)

第四部:用兵。以攻为守,开疆拓土。只有不断用战争才能保持士兵战斗力,才能巩固现有成果。

四管其下,吴起亲自压阵,吓得往日不可一世,高高在上的贵族魂飞魄散,惶惶不可终日,楚国也渐渐强盛起来,南平百越,北并陈蔡,打败三晋,讨伐秦国,威震中原诸侯。

若按此下去,楚国必将成为战国中最强大的国家。

只可惜!这只是吴起的梦而已,伴随着一个人的去世,好梦彻底破碎了,而自己也将血洒这片大地。

楚国要强大,诸侯不愿意,预谋着要伐除。

楚国要强大,国内贵族不同意,因为他们既得利益收到损失,他们恨透了吴起,要铲除他。

楚国要强大,上天不愿意,要了楚悼王的命。至此吴起失去了支持者,最终导致变法失败。

在楚悼王的葬礼上,疯狂豺狼们的兽性彻底爆发了,他们拿着大刀,弓箭,迫不及待要将仇人吴起碎尸万段。

前方已经没有路了,吴起也不想走了,岁月已经耗完了他的精力,功成名就,此生无憾了。

来吧!豺狼们。我若怕你,便不是吴起,面对着数不胜数,满眼血丝,张牙舞爪的贵族,吴起表现得十分镇定,冷冷一笑:‘即便是死,我也要拉上几个垫背的。’说完就身体伏在吴楚悼王身上,贵族们万箭齐发。

临死前,往事一幕幕浮现在吴起眼前,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想当年,纵横疆场,威震天下诸侯。

最后,老娘的身影浮现在眼前,吴起只是淡淡一笑:‘娘,孩儿没让你失望。我这就来陪你。’

后来楚国太子成为国王,就追究那些将箭射到楚悼王身上的贵族,总共没灭族的有七十余家。

这就是吴起的策略,临死之时也要拉上几个垫背,也要除掉几个豺狼。

你们这些鼠辈,生的时时候不是我的对手,即便到了地下,也不是我的对手!

还有他的兵法《吴子》。母亡不归,杀妻求将的禽兽(对儒家而言),威震天下,攻城略地的战胜(对诸侯以及士兵而言),推崇法制,不近人情的恶魔(对楚国贵族而言)吴起最终死于乱箭之下。

然而一切都结束了吗?没有!他的名声,功绩将永远被我的铭记,称颂。

还有他的兵法《吴子》。

作者的话
朱育涛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