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籍详情
加入书架
推荐票
金票
打赏
评论区
朱大人 作者: 张科琳 字数:2593 更新时间:2017-06-10 13:11:34

5旧事重提意难平 恩情全罢都辜负(上)

想起苦哈哈的读书时光就让人痛不欲生。“父母间多攀比,民女成绩不太差,是别人家孩子。先生们偏爱男学生些,对女生学业并不重视,体育老师就是教授强身健体法术的先生,外语是学习异族语言的先生。”

“你们还学夷语?是为了去讨口?你父母你都会什么?”还学外语,他们都没学呢!

“民女父亲精通红夷,波斯、阿拉伯三种外语,母亲精通朝鲜、日语,民女因为有外族先生原因会一点朝鲜语和一点蒙古语。”能交流三分钟算不?至于书面就完全不懂了。

“你们不仅有女学生,还有女先生?你们学制如何?”女先生对皇帝来说是天方夜谭,这算是奇人异事了,随行皇后也忍不住问什么是别人家孩子。

启禀殿下:

父母教育孩子时喜欢拿学业好的孩子打击自己孩子,学业好的孩子就被戏称别人家的孩子,如果要问学生最恨的人,别人家的孩子是第一,指导主教第二,第三是补习先生。

民女学制是秋始制,三至六岁是幼教一段,七至十二是小教二段,十三至十五是初中三段,十五至十八是高中高段,十八至二十三是大学,大学有两年制,三年制,四年制,五年制的。

实不相瞒民女父母希望民女从教,不用愁吃穿,不用像他们辛苦。

朱燕生心口胡说,亏的他有模板,说谎不用费脑子想。

“如此,岂不是学业误农事?”说了半天皇帝在意的还是田地农事。

到底是农业立国,没办法,“蒙古人当政的时候对盐铁管制甚严,加之土地清查,隐户没有可供耕耘之土器,没办法只能靠头脑吃饭。”

“这倒是真的,你没有种过地?”皇帝出生的时候已经是锦衣玉食,但还是听老一辈人痛陈过去旧事。

“大多数隐户不晓得几时播种,几时收获,民女也是不知的,大多四海为家跟鸟一样,只有到生养的时候停下,然后把孩子留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她不懂时令是真的,就是大人口中的智障年轻人。

“可怜的,当年蒙古人在的时候都是这样。”年纪大都受过蒙古人的气,年轻的也听说过。夫妻双双出门也不奇怪,民间夫妻常一起讨口或者在一起出门缫丝采茶染布。“你爹娘也不容易的。”

夫妻两个出门讨生活,一年难得一见,大多数人不都一样?

那时候城里女人基本上是职业女性,没有土地只凭一方根本不能养家。“家里没土地没办法,但小时候不懂事。偶尔祖父母会来陪民女,后来有一年过中秋,父母来申地和民女过节,但民女不认识他们。”

真是心酸,父母在外不都是为孩子?回家后孩子却不认识,想着就心酸。“骨肉情亲,你长大了,如应该明白了吧!”

“不认识父母的孩子很多,父母像鸟转眼就飞走了,在家的像孤儿。长大后自己也会飞走,独立生活不用依靠父母。一家人只有过节才会聚在一起吃顿饭,饭后又各奔东西。”其实有条件那会把家庭搁置在一边?

“真不容易!你能养活你父母吗?”感觉还是有点淡薄,一家人不应该守在一起么?

“多年学习只是为了日后能独立自主生活。在父母年老时有能力赡养,可是民女辜负了父母苦心,离开父母帮助根本活不下去,民女是个没用的人!”剧烈的咳嗽让朱燕生痛苦不堪,没办法她身体耐药性太强。

“你说你熟读经史,若仅仅讨生活,未免大材小用了,你的族人出世后都是做什么的?他们为何而读书?”皇帝问道,太古怪了,感觉有股暗流,而他却一无所知,这让他胆寒,就连女子都如此,深不可测。

想都没想朱燕生就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所有人的家训校训,先祖希望能够振兴中华,但朝更代序,这批人很多都不在了,也记不得前尘往事。”

“好!有志气!你找到你的族人,让他们都为国出力。”这么多年不出来,是不是太假了?

这可尴尬了,她上哪里去找?“民女一代几十个老师却只有四五个学生,其他人融入了,还有一些人追求多子多孙,在生育上并无节制,子孙大多受饥寒,沦为乞儿强盗,哪有有能力让后人受教?”

没办法被计划生育洗脑,人多确实有不足,他见多了多子家庭现状,以及城市化的推进,城市学校越来越挤而乡村学校大多是荒芜了吧。

感觉不够她又多说了,这会儿她可以以不懂世上规矩作掩护,但以后可不能了。“民女父母那一辈大多也是独生子,他们常说有最快活的童年,等成家后负担就重了,不仅有父母还有孩子,根本就养不起二孩。”

如果不是舅舅舅母说外公百年归老不用父母操心,外公外婆也表示会资助,父母也下不了决心生下妹妹。”

当年朱燕生被外公外婆舅舅舅妈教训自私的感觉实在不好受,感觉自己众叛亲离,为此他几年不去外家。

“你不是有舅舅,怎么还要你父母管?”这可是奇事一桩了。

当年舅舅出国,只有母亲没用留守,子承父业,继承了外公的事业,所以姐弟二人扯皮,便分了父母,一人一个。

不得不说当年太祖朝接班制挺黑的,比这年头还黑,只可惜母亲接班并没有干出点啥,反倒是父亲有点成绩,最后双双下海。

“花费心血一样多,母亲也继承了外公好处,又帮忙抚养民女肯定要侍奉终老,而且舅妈亦是独生子,她父母也要奉养,如果母亲不管舅舅要送四个老人上山。”这是广大独生子的难处,太苦逼了。

为何不与兄弟多的人结义?

“多子意味着受愚受累受饥,身边有太多多子家庭闹剧,兄长将年幼的弟妹杀死吃肉,已经成家的故意毁坏未成家的名声,没成家的也不甘示弱取而代之,你家鸡啄我家菜而反目成仇,”这种事放在这里也不稀奇。

不只是家大者会争权夺利,小家同样会争权夺利,事关生死存亡。

兄弟近邻亲戚相争不奇怪,在场的那个没经历?已经不是打架斗殴了,而是生死存亡了。“兄弟多争的厉害也是正常,也是很奇怪,家里人的不该是土地更多?难道还争不过小家子?”

这可尴尬了,都说了没有土地,男人女人都争夺厕所,老人年轻人争夺位子场地,资源小,所有的人都紧张的不得了。

都只有巴掌大的菜园子,全靠在外务工,人多嘴多粮食金贵外人难尝,就是媒人和结亲女郎出嫁女来了都得饿肚子回家,然后一屋子光棍,兄弟姊妹互相推卸责任让老人饿死冻死自杀。

人少的家底厚实,和同样有家底的结亲,人多的赤手空拳怎么和有工具人脉的争?

“人生百态啊!”还能怎说?这就是世道。

好不容易有个瞎疯哑聋嫁到,又是一屋子小孩,幻想着孩子长大了他们就享福了,只生不教,身强力壮时尚能仗着人多势众嘲笑邻居,觊觎邻居园田,老了坐在门槛把先人子孙咒的血淋淋的。

就算百年五代千人也抵不过少子家庭一苗,谁会和被先辈人诅咒过有穷酸家庭为亲结义?父母睁一眼闭一只眼,但与其结婚生子那是不可能的。这是歧视,但也是现实。

他曾经和某地名门望族的男人谈恋爱,但是他终究离她而去,这事对她打击不可不谓大,她那时单纯的很,一门心思逃离母亲控制,却又将自己束缚在另一个人身上,两人可能真的相爱,只不过那时都还是孩子。

作者的话
张科琳

欢迎亲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