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籍详情
加入书架
推荐票
金票
打赏
评论区
王阳明风云传 作者: 海天无垠 字数:3655 更新时间:2016-05-08 19:04:48

第一百章零一章 官场新丁

初生牛犊不怕虎

工部为六部之一,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政令,主土木兴建之制,器物利用之式,渠堰疏降之法,陵寝供亿之典。凡全国之土木、水利工程,机器制造工程,矿冶、纺织等官办工业无不综理。下设四司:营缮清吏司,掌宫室官衙营造修缮;虞衡清吏司,掌制造、收发各种官用器物,主管度量衡及铸钱;都水清吏司,掌估销工程费用,主管制造诏册、官书等事;屯田清吏司,掌陵寝修缮及核销费用,支领物料及部分税收。

所谓观政,没有实职,甚至没有具体的事物,还不得签署文案,说白了就是跟在前辈屁股后面学着,待学习半年考核合格后方可授予具体事务。自开科取士以来,所取之士大多是常年埋首书斋,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读书人,让这些士子做做文章学问尚可,让他们具体做事就着实有待商榷了,因此观政之策就显得尤为必要了,其实就是让他们真正从书斋中走出来,放眼看看现实,培养真正的实干之能。

这半年来,王守仁只是跟在前辈后面学习,在工部各司转转,不用担负什么责任,倒也过得逍遥自在。只是这人做事认真不说,凡事都好奇得紧,还喜欢刨根问底,整日保持着一副新奇昂扬的斗志,更糟糕的是有些大家都默认却不能摆在台面上约定还不能对他明说,毕竟他还有个官拜礼部侍郎,整日给皇帝太子讲学的爹。这个时候这些官场前辈们才想起眼前这个不知所谓的官场新丁当年对着家中的竹子都足足盯了七天,当时竟然只是觉得可笑。

现在工部那么多的事物,这家伙还勤快的紧,事事抢着做不说,还寻根究底,于是凡是带过他的前辈上司无不被他烦的苦不堪言、烦不胜烦,都私下里视他为头等的烫手山芋。他每到一司,那些主事见他半差不差了,就赶紧给个优秀的考核赶到下一个司丢给别人头痛去了,因此别人观政半年才能转完四司,他没到三个月就以相当优异的成绩轮完了四司。

屯田清吏司掌陵寝修缮及核销费用,支领物料及部分税收,平日里哪有那么多的陵墓修缮,算是工部里的清水衙门,郎中曲由平日里最好说话,也最不计较,是四司里的软柿子,其余三司的郎中、员外郎私下里一合计,争先请示了工部尚书,工部尚书哪有心思管个观政进士的分配问题,他们话还没说完就点头同意了,曲由想反对也来不及了,于是全工部的默契配合下,曲由咬牙切齿地接纳了这个大名鼎鼎却丝毫没有半点自觉的烫手山芋。

面对这个终日斗志昂扬的毛头小子,曲由也很头痛,看着他整日无所事事地积极无比地找事做,正好有桩差事上门,曲由二话没说就把差事丢给了他这只菜鸟,打发得远远的,好眼不见为净。

王越,字世昌,大名府浚县人。景泰二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总制大同及延绥甘宁军务。他以文人之身功封威宁伯。越尝三次出塞,收河套地。身经十余战,出奇取胜,动有成算。因前结汪直,后结李广,为士大夫学子所轻。弘治十一年,因与李广等权宦有所交往,非议之声四起,王越郁郁而终,卒于甘州。弘治皇帝感其生前功绩,赠太傅,谥襄敏,督工部为其建造陵墓。

这时的王越虽然已然亡故,但追究其罪责的呼声仍此起彼伏,工部接到这个烫手山芋之后便塞给了曲由。在这种风头正盛的时候,曲由手下的员外郎、主事都不愿意沾惹王越,避之唯恐不及。曲由正在头疼之际,王守仁仍浑然不觉地在他眼前晃来晃去,曲由见他无所事事,眼前一亮,一番郑重地嘱咐之后,将这件棘手的差事丢给了这个犹自窃喜不已的愣头青。这件差事便成了王守仁为官以来的第一件正式的差事。

王守仁没想这么多,当然也不是因为他有多崇高,只是他官职低微,王华在家中也从不谈及朝中之事,朝廷的一些动向他根本没机会知道。在他心中王越就是文武双全的大英雄,是他当世的偶像,以往还多次在梦中梦到曾与这位王大人仗剑指点江山呢,现在上司居然让他给偶像修墓,自然是喜不自胜,二话不说就拍胸脯答应了。

当他喜滋滋地抱着任命回家宣布时,王华只是点点头表示知道了,让他尽心办差。一一是真心替他高兴了一阵,不管怎么说这也是他的第一份差事;倒是冰心暗地里吐了吐舌头表示不屑,被眼尖的一一瞪了一眼。她们不是足不出户的闺阁女子,帮人修墓这种破事也值得高兴成那样,这种事原来在明家时就连冰心都不屑亲自为之,都是知会一声交给下面的人去办了。

“姑爷真逗,帮人修个墓也高兴成那样!”

冰心小嘴一瘪,将王守仁鄙视到底了。

“你这丫头,没事干了是吧?!”

一一啐了一声,瞪跑了小丫头。

结果这份差事初始进行得并不十分顺利,曲由给他的修缮款项不足,民工们惫懒懈怠,一天的活分三天干。手上的活没见干了多少,嘴上倒是不停,整日地不是喊累耍滑,就是称病告假。那边王越的家人也催得紧,一来早就选好了下葬的黄道吉日了,二来所谓盖棺定论,现在朝中的闲言闲语不少,家里人担心王越一天不下葬,朝里那些整日煽风点火、没事找事的迟早将主意打到了他们家头上。

因此王家人眼见工程进展太慢,一天三次地催促王守仁,言语中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好话。王守仁一来觉得是自己没办好差事对不起偶像,二来脾气也好,王家的人怎么挤兑他,他都是诚心诚意地接受了,几次下来,王家人也不怎么好意思再责怪他了。

王家人不再责怪他是人家的事,眼见工程到期的时间一天天地逼近了,工程的进展还是很慢,而那些民工似乎有意欺负他这个菜鸟似的,依旧整日油嘴滑舌,一有机会就偷懒耍赖,王守仁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终于有一天,王守仁实在忍无可忍,抓了几个刺头当众抽了顿鞭子,这么一闹,他的倔劲又上来了,他兴致一来,就按照依照兵书上练兵的“什五法”规定民工吃喝和休息的时间,大家轮班休息,轮班开工,这样这些民工就是想喊累也没了理由,又见这位小大人发起火来也动真格,只好埋头苦干起来。

这样一来,工程的进度一下子快了很多,而且进行得有条不紊,王守仁一见卓有成效,自然喜不自胜,见一下子能指挥这么多人,索性在闲暇之时将诸葛武侯的“八阵图”也搬出来演练一番,这队搬土,那队砌墙,指挥得不亦乐乎。

前来关心工期的王家人目瞪口呆,不知道他葫芦里卖了什么药,王守仁倒是兴致盎然地耐心地解释了好一番,并且保证届时按期完工。王家人听得似懂非懂,只听明白了最后一句,狐疑地带着他信誓旦旦的保证回家复命去了,心里却在嘀咕这个嘴上没毛的家伙做的保证到底靠不靠谱?

谁知还没到最后的期限,王守仁提前来交工了,王家人似信非信地跟着他前去墓地交接,只见整座陵墓宏伟庄严,而且细微之处也甚细致,绝无偷工减料之嫌,不像一般人见走茶凉,便敷衍了事了,王家人一见之下不禁大喜,对他交口称赞,再想起之前对人家的不敬,王家人自己也觉得有点过意不去,于是回去一合计,便由王越的长子出面,想给王守仁一笔钱以表感谢。

这样的钱王守仁哪里肯收,一来本就是职责所在,二来收了这笔谢金岂不是有受贿之嫌?几番严词拒绝之后,王公子见他确实不肯,也就不好再强求。王越下葬之后,王守仁也要回工部交差了,临行之前,王公子找上门来,郑重其事地将王越生前随身佩带的鸣鸿宝剑赠给了他。自古宝剑赠英雄,何况是偶像贴身的佩剑,更是意义非凡,王守仁一怔之下,随即大喜,千万般感谢地接了过来。

“相公,我帮你熬了些人参茶,你喝了解解乏吧!”

折腾了近一个月,工程终于如期完工了,悄悄为他捏了一把汗的一一也放下心来。这毕竟是他的第一份差事,一一心里也有点忐忑不安的。今日见他终于完工,回工部交了差,一一发现折腾了这么久,他不但黑了,也痩了,不禁心疼不已,特地让冰心定了些补品准备给他好好补补。

谁知她推开门进屋,就看见王守仁兴致勃勃地在把玩这一柄古朴的长剑,一一也来了兴致,“咦”了一声,放下端盘,随手从他手中拿了过来。

那剑三尺来长,剑鞘是由鲨皮硝制而成,上面还镶有五色宝石,剑柄用紫檀木制成,早已被摸得油光发亮;剑身由上好的精钢锻制,寒光熠熠,剑一出鞘便犹如青龙出海,发出嗡嗡的低声哮鸣,一股杀气携着淡淡的血腥之气扑面而来,剑身上隐隐可见淡淡的血痕,显然这是一把真正舔过血的利刃。

一一也是行家,自然辨得出好坏,她随手耍了个剑花,凝气向前一刺,人剑相合,肃杀的剑气顿时汹涌而出,虽然离门还有段距离,但凌厉的剑气仍是在门上刻出了一条淡淡的划痕。

“好剑!”

“唰”一声,一一利落地收剑回鞘,盯着那剑,由衷地赞道。

“我的!”

王守仁一见一一的神情,就知道她也喜欢得紧,赶紧小心眼地抢了回来。他几乎以一种防贼的眼神看着一一,让一一有点受伤。

“小气!看看不行啊?”

一一被夺走了心头好,心中不忿,见他护卫得紧。一一趴在桌前,歪着脑袋酸溜溜地看着那把剑,黛眉一挑。

“喂,这剑哪来的,少说也要一千两吧?”

家里的钱都由她管,她虽然不限制王守仁的日常花销,他出门身上也带了不少钱,但也远远没有一千两,而这段时间王守仁都在焦头烂额的督造王越的陵墓,也没见他问自己要钱啊。

“一千两?!我给你一千两你帮我买把试试?”王守仁一听之下就觉得自己和偶像被侮辱了,立马跳了起来,火大地瞪了一一一眼:“这是威宁伯的家人为了感谢我特意将老将军生前的佩剑送我的,这是人家的情义,千金不换!告诉你,我很久之前就梦见威宁伯赠剑给我,果然应验了,不愧是冥冥中自有天意啊!”

他这副自我陶醉的模样逗乐了一一,一一横了他一眼,娇嗔了一句。

“德行!”

作者的话
海天无垠

这是一个新的开始,他的人生第二阶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