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籍详情
加入书架
推荐票
金票
打赏
评论区
王阳明风云传 作者: 海天无垠 字数:3077 更新时间:2016-05-04 19:00:16

第九十七章 孤注一掷

“你决定了?”

王华神色凝重地问着跪在堂前的儿子,只见王守仁坦然地点点头,向他再拜了下去。

“儿子心意已决,求父亲大人成全!”

王华叹了口气,再扫了一眼手中的奏章,问道:“你可知这份奏章一旦呈上去会有什么后果?”

王守仁点点头,说道:“但儿子相信陛下仁慈宽厚,这些事情他应该早就知道,而且他对皇后娘娘也是情深意重,将心比心,他应该会同情我们。”

王华知道儿子的个性,一旦决定了,就定然要付诸实施,至于有什么后果,全然不在他的考虑之列,他站起身来,走到儿子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

“你这是拿命在赌啊!她……值得你这样吗?”

等了七年不说,现在更是为了她豁出性命,他看着都有些不忍,却从未想到儿子用情竟然如此之深。

“值,爹,她值的,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这一生,她就是我的弱水,为了她,受再多的苦也是值得的。”

王华再叹,苦笑着摇了摇头,知道说再多也劝不动这头倔牛。

“既然如此,想好了就不要后悔。”

……

御书房内,刚刚下朝的弘治皇帝换下朝服,换上一身轻松的常服,喝了杯上好的雨前龙井,舒缓了一下略有些胀痛的前额,正准备坐下来批阅奏章。在门外服侍的小宦官来报,说是礼部左侍郎王华有本奏上,王大人还带着儿子守在门外等待陛下传唤。

弘治闻言微微一怔,奇怪王华做事向来循规蹈矩,今日他有本为何不按规矩先呈交内阁审批,反而直接交到了他的手中。

“王大人说这是他的私事。”

小宦官见皇帝眉头紧锁,赶紧解释道。

私事?王华这么严谨守责之人,会因为私事私下求助于他?弘治皇帝带着几分好奇翻开了手中的奏章。原来这不是王华的奏章,他是代子上书,难怪带着儿子守在门外……

弘治皇帝一行行地扫了过去,眉头越皱越紧。这小子,好大的胆子,捅破了天了之后,自己不敢向皇后求情,反倒求到他这里来了……

“宣他父子二人进来。”

既然在奏章上王守仁已经大包大揽将所有的责任都揽上了身,他倒是很有兴趣见见这位等了七年的痴情公子哥。

王华带着王守仁躬身进了御书房,常规的见礼之后,他二人跪在地上低着头等皇帝发话。

“主意是你出的?”弘治皇帝和缓而又威严的声音从头上传来,从语气中听得出带了几分薄怒。

“不敢欺瞒陛下,这些都是学生的主意,内子只是依照执行。”他已是进士出身,但还未有正式的职位,因此不能称臣,但进士都是天子门生,自称学生倒也不错。

“你好大的胆子!”弘治皇帝怒喝一声:“你二人早已和离,她如何是你妻子!为了不让她进宫,你唆使她把自己装扮成一个又凶又妒的悍妇,而且搞得天下皆知!你可知这几日太子因为此事哭闹不休,皇后为此大发雷霆。怎么,今日你反倒向朕来求情,是否认为朕向来宽厚,好欺负不成?若真遂你心愿,皇家岂不是被你玩弄于股掌之上,颜面何存?!”

王华跪在地上,心中狂跳,他常年陪侍在皇帝身边,知道皇帝这次真的是怒了,他不禁暗暗为儿子担心。

“陛下,”王守仁低着头伏在地上继续解释,声音倒是听不出畏惧:“当年只是一场误会,内子的确留书出走想要和离,但学生从未在和离书上签字画押,她仍是我王守仁的妻子。更何况三年前她上京谢恩之后,学生就已经跟她解释清楚了。之所以没接她回来,是因为学生和她的名声相距悬殊,对于我们的婚事,一直有许多闲言闲语,就连学生的岳父大人也因此当众拒绝承认我们的婚事,当日差点因此逼死了她。”

提起当年的那段往事,王守仁仍是心有余悸,他继续道:“因此,学生只是想金榜题名之后再去苏州正大光明地接她回来,届时也算门当户对。只是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还是比皇后娘娘晚了一步。学生与内子虽然七年未见,但彼此仍是情意不减,学生不甘心与内子从此断情绝意,即便相见也必须装得假装不识,无奈之下才出此下策,还望陛下成全!”

这些事其实不用他说,锦衣卫早就查得清清楚楚,就连一一代嫁之事也瞒不过他们的耳目。这点王守仁早就心知肚明,索性在奏章上将事情的始末交代得清清楚楚,不敢有半点遮瞒。

“好个情深意重!你当皇家的旨意是儿戏不成,说撤回来就撤回来,如此朝令夕改,皇家威严何在?!”弘治冷哼一声,显然不买他的账。

王守仁低着头,声音倒还平顺:“回陛下,学生早就料到此举必然惹恼陛下和皇后娘娘,学生绝不敢轻视天家威严,只好将事情的始末告知陛下,求陛下垂怜,只是事情由学生而起,主意也是学生出的,若是陛下执意要罚,学生愿与妻同罪。”

“你在威胁朕?!”弘治盯着伏在地上的王守仁,双眼微眯,冷笑道:“你不过刚刚考取了进士,就敢如此胆大妄为,你当朕真不敢杀你?今日朕若是放过你,其他士子就会有样学样,还有谁把朝廷政令放在眼里?!”

弘治皇帝站起身来,怒瞪着跪在旁边不敢抬头的王华,斥道:“王卿真是好学问,不愧是状元之才,居然教出了这么一个居心叵测、牙尖嘴利的好儿子!”

王华跪在地上,心中暗暗叫苦,赶紧回道:“微臣不敢,犬子无知,请陛下恕罪!”

“无知?!”弘治冷笑,对着王守仁说道:“好,既然主意是你出的,你自然就是主犯,抗旨不遵、愚弄天家是何罪你自己心里明白,你既然说要与妻同罪,好!朕就成全你!”

“来人!”

门口值守的侍卫闻令进来,站在王华和王守仁身边,等待皇帝下一步的指令。

“今科进士王守仁目无王法,藐视皇权,肆意弄巧,其心可诛,拖出午门杖毙,以儆效尤!其妻明氏虽不是主犯,但其所作所为令皇家声名有损,着实可恶,赐毒酒一杯,留个全尸吧!”

“遵旨!”

他话音刚落,侍卫就蛮横地将王守仁从地上拉了起来,转眼就要拖了出去。

“陛下开恩啊!犬子年轻不懂事,一时糊涂,还请陛下恕罪!陛下开恩啊!”

王华在一旁听得眼都黑了,对于这个儿子,他虽然管教甚严,但一直都是对他寄予厚望,也心疼得紧。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他被拖出去杖毙,白发人送黑发人,叫他这个做父亲的于心何忍啊!

王守仁被侍卫七手八脚地拉了起来,眼见父亲跪在地上为自己哭求,心中有愧,他知道事情艰险,但最后还是最坏的结果,到了此时心中空明一片,又没什么好说的了,唯一愧对的是父亲、家中祖父母多年的养育之恩……

弘治皇帝见王守仁站起身来,居然一脸坦荡地就要出去赴死,不禁暗暗称赞,心中的火气也消了几分,他止住了侍卫,抬手轻轻一挥,侍卫们放开王守仁,王守仁只好又再跪到了地上,弘治皇帝缓步踱到他的身前。

“你不求朕,你就这么甘心赴死?”

王守仁低头道:“事情都是学生做下的,学生冒犯天威,罪有应得,只是觉得愧对父母长辈。学生还请陛下千万怪罪父亲,父亲他老人家对此事全不知情,还请陛下不要怪罪父亲。”

“你倒是还知道孝顺!”弘治轻哼一声,随即道:“既然如此,你安心上路吧!”

“谢陛下隆恩!”

王守仁闻言向弘治叩头谢恩,再转向王华,冲他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响头,算是谢过了父亲的养育之恩。王华瘫在地上,看着倔强的儿子,泪水忍不住就流了下来。

王守仁施完礼之后,从地上爬了起来,准备跟侍卫出去,刚走了两步,像是想起什么,回身看向弘治,眼神不闪不避,坦坦荡荡。

“尝闻陛下与皇后娘娘夫妻情深,十几年来相濡以沫,不离不弃。陛下更是为了皇后娘娘摒弃三宫六院,偌大的后宫只有娘娘一人,如此情深,古往今来的帝王又有几人能做到?学生不敢奢求陛下法外开恩,只有一言想问陛下,若是陛下与学生易地而处,陛下又将如何呢?”

“守仁!”王华没想到到了此时儿子仍是如此出言不逊,僵直了身子瞪着儿子,赶紧出声训斥。

王守仁说完,他也不等弘治皇帝有何反应,径直朝宫外走去。弘治神色复杂地看着那个倨傲的身影,摇头一声轻笑,唤来了身边的宦官,轻声嘱咐道:“你跟下去知会行刑的人一声,就打他十下算了,他能否熬得过去,就看他的造化了。”

王华就跪在一旁,自然听到了弘治这个旨意,心中突然一松,大悲大喜地突然转换,让他眼前一黑,几乎晕了过去。

“罪臣代犬子谢陛下不杀之恩!谢陛下开恩!”

作者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