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籍详情
加入书架
推荐票
金票
打赏
评论区
王阳明风云传 作者: 海天无垠 字数:2597 更新时间:2016-04-01 19:00:41

第六十二章 原来如此

王守仁没想到她突然提到了这个,不禁一愣,随即有些闪躲。

“你胡思乱想什么?我跟二娘能有什么恩怨?都是一家人,她过她的,我过我的,井水不犯河水的。”

一一见他死鸭子嘴硬,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将今日之事和杨氏的怨气说与他听了,然后静静地看着他。

王守仁听完之后瞥见一一洞悉一切的的眼神,不禁有些尴尬,他轻咳一声,叹道:“这么多年了,没想到她还记着……”

话说七年前,那时王守仁的亲娘,王华的原配郑氏死于难产。当年王守仁才十二岁,堪堪地接受了母亲已然离他而去的事实。谁知母亲的丧期刚过,父亲就续了弦,娶了杨氏入门。王守仁心中自然不忿,却又不敢对父亲有所表露,再加上杨氏刚刚进门,新宠正盛,自然不把王守仁这个没娘的孩子放在眼里,整日端着娘亲的架势管教责骂他,还总是在王华耳边吹枕头风,说这个孩子太过顽劣,如再不好好管教今后必将走上歪路。说实话,那段时间王守仁的日子确实不太好过。

但一一也知道,这家伙从来也不是省油的灯,从小顽皮捣蛋不说,时不时地还将王华气得吹鼻子瞪眼,再加上心中本来就有怨气,想那所谓的二娘不过是他爹的妾室,也大不了他几岁,凭什么管他?于是,某人便开始反击,只是反击的法子老实说的确有点缺德,若她不是他的娘子,说不定也会恨得咬牙切齿……

某日,杨氏正准备回去小睡片刻,谁知回到房中,一掀开被子,一只大鸟突然从被子里飞出,迎面扑来,杨氏当即瘫倒在地,吓得全身发抖,可是事情还没完,至此之后,杨氏整日听到四周都是鸟叫,那鸟简直就是在悲鸣,嚎得声嘶力竭的,弄得杨氏惶惶不可终日,整日心惊胆战的,最后终于忍不住,在王守仁的某次不经意的建议下,想必是沾惹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请了神婆上门。

谁知神婆一进她的屋子,便眉头紧锁,四处张望,左探探,右查查,最后一脸紧张地问她最近有没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这不是废话吗?若好好地,她请神婆进门干嘛?杨氏被神婆吓得赶紧将这几日异常之处像倒豆子一般倒出,连问神婆看出了什么?

神婆皱了皱眉,问她家中最近是否有人仙去?杨氏赶紧点头,说是相公的正室刚走。神婆有些恍然,上下打量了她一番,低声问她是不是得罪过正室?杨氏愕然,当即表示连正室的面都没见过,何谈得罪之说?话音刚落,随即想起进门之后对正室留下来的孩子似乎不怎么……不怎么……忙问神婆不知道这算不算?

神婆闻言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告诉她难怪刚才她一进门就觉得屋内怨气逼人,阴风阵阵,那鸟也不是一般的野鸟,是长尾林鹗,这林鹗乃是死者的怨气所化。死者之所以不肯离去,肯定是心愿未了,或是看到牵念之人在世上不得善待,所以迟迟不肯离去。杨氏还好找她找得早,若是再晚上几日,怕是……

神婆一脸凝重地看着杨氏,仿佛在看个将死之人一般,吓得杨氏冷汗直冒,整条脊梁骨都凉飕飕的,赶紧奉上财资,请神婆做了场法事。做完之后,神婆千叮万嘱,让她务必行善积德,与人为善,特别是要善待死者遗孤,否则她也不能保证仅仅一场法事能不能消弭掉死者的怨气。

事已至此,杨氏哪敢说不,从此之后,王守仁不管是逃学胡闹,还是惹祸捣蛋,哪怕是上房揭瓦,杨氏都不敢说半个不字。即使王华要管教,她也赶紧拦着劝着,比王守仁逝去的亲娘还溺爱,几乎让王华有了一种慈母多败儿的错觉……

“那你二娘是怎么知道的?”

听完之后,一一看他实在有种自作自受的愤怒,而且干了坏事屁股还没擦干净,不得不说……自作孽,不可活。

王守仁瘪了瘪嘴,说道:“还不是那神婆,后来说漏了嘴,传到了二娘耳中,二娘知道之后都快气疯了,却也不敢拿我怎么样,只是没想到她这一气就气了这么多年。”

一一看着他,好气又好笑,叹了口气,问道:“那你打算怎么办?要我告诉公公和爷爷奶奶吗?”

王守仁想了想,有些讨好:“还是算了吧,都是一家人,再说也是我整她在先。”随即想了想,毕竟有点担心,问道:“你说那是什么?要紧吗?”

一一沉吟了一会,道:“那种蛊是苗人用肺痨病人的尸虫所制,服用多了会让人染上肺痨,我之前见你咳嗽时好时坏,还有些潮热、盗汗的症状,才有所怀疑,还好发现得早,若是及早用药,还能治得好,只是……”

“只是什么?”一一的犹豫让王守仁的心提到了嗓子眼里,毕竟年轻,说不怕死那是假的。

“只是会留下隐患,若是体格健壮还好,一旦身体亏虚时便会发病,到时候可能很难收拾。”一一皱着眉解释。

王守仁闻言放下心来,道:“不是还有你吗?有你在我身边,我哪会身体亏虚?”说完,伸手拍了拍她的手背,笑道:“上天真是待我不薄,阴差阳错给了我这么一个好媳妇,啥都会,我自然也得大度些,不然老天都看不过去。”

一一知道他在宽她心,斜了他一眼,点头道:“既然你这样说,我便不跟她计较,只是这样的人不能留在你身边,暗箭难防,不然我不答应。”

当天晚上,杨氏便当众宣布她想回余姚照看老家的老房子,说得众人莫名其妙,王伦和岑氏转念一想,这几年家里人都过来了,老家的田地房产和铺子确实需要有人回去打理照料,便询问王华的意见。王华见杨氏态度坚决,父母又没意见,便点头答应了。

第二天一早,杨氏带着守让急匆匆地收拾了行装就上路了,王华问了一晚也没问出原因,只说是惦念老家。王华叹了口气,便随她去了,只是送行时发现杨氏行色匆匆,看向儿子和儿媳的眼光颇为畏惧。到底是七八年的枕边人,王华猜到事情与他们夫妇有关,却又没有证据,只是对一一已经颇为不喜,觉得这媳妇刚进门就搞出这么多事来,却也不便说什么。

格竹格得失败,着实让王守仁郁闷了很久,但毕竟时间不等人,再有不久便是科考,王守仁也不得不老老实实地看了几天书。

当送他上考场之时,一一毕竟还是有些担心的,虽说他聪明过人、学问也还算不错,但这些日子以来这家伙都干了些什么,王华或许不知道,一一却心知肚明。好不容易看了几天书吧,看得却全是那些或许有用,或许没用的书,再加上后来一门心思的格竹也浪费了不少时间。也就是说,她家相公这两年来正儿八经地准备考试也就是个把月的时间,可算得上是真正的临时抱佛脚了。

事实证明,学识渊博再加上临时抱佛脚还是有用的,放榜之时,王守仁还真的榜上有名。第一次参加乡试便中了举人,让左邻右舍、亲朋好友们都羡慕非常,少不得又是一阵夸赞。

王华谦虚之余仍是不免洋洋自得,更别说王伦和岑氏,不论什么话题,讲个三两句必然兜到大孙子身上,连一一都与有荣焉,脸上不禁平添了几分喜气,将盐帮之事渐渐地搁到脑后去了。于是全家人都围着王守仁转,他说东边是东,说西便是西,指望着他明年会试一举夺魁,届时父子两状元那是何等的荣耀!

作者的话
海天无垠

新的一个月,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