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籍详情
加入书架
推荐票
金票
打赏
评论区
残明 作者: 平抑惊人 字数:3369 更新时间:2012-05-29 10:36:00

第九章 情势

腊月,大雪。

内乡县,西峡口关巡司城附近已是白茫茫的一片。

多数士卒都已放假休整,不再操练。除了巡逻站岗的新兵,和为数不多的斥候、侦骑,红衫军全部蛰伏在附近的几个营寨里。

对于才加入红衫军的流民来说,能够在最寒冷的日子加入到一个温暖、安全的团体自然是感激异常;而老兵则因为得到提拔,手底下有了可供驱使的新卒也无比兴奋。

经过这数个月的经营,红衫军已经发展到了将近四千人的规模。在武力威慑下,以附件六个乡的“馈赠”、“税收”和交易而言,这个规模已经是红衫军能够维持的最大的兵力了。如果继续扩大,则几乎必然要抢掠乡村,把现有的秩序砸的粉丝。虽然有人提出这个建议,但被李桢毫不犹豫的回绝。

在李桢看来,这无疑是自掘坟墓。大肆招揽毫无战斗力的新兵,只会进一步削弱红衫军本来就不算太高的战斗力。以一个步兵队安排三个老兵的方案——这一做法的价值在豫边村之战得到了验证——那么,红衫军要是不想剧烈的降低它的战斗力,扩张的极限只有三千人而已。

现在,李桢把参加过战斗的士卒编入一千六百人的老营。由姜涛的教导队日夜操劳,然后从中选拔得力老兵和训练出色的新兵去充当新兵营的头目。以这种办法来保障新兵营每个队的战斗力。新兵营每个队的老兵的数量已经降到极其危险的两个,甚至一个。有些新的伍长只是经过老营严格训练和洗脑的新兵,还从未上过阵。这样,才勉强把军队的数量提高到了四千人这个极限。

检阅过教导队训练的李桢明白,只有专业训练过的士卒才能适应古代的战争:阵列、旗鼓、调度全部按照戚少保兵书的训练方法,即使数千人的大阵,也能指挥的井井有条。而用自己速成训练法训练出的新兵营,最多只能适应数百人的战斗,再多就指挥不灵了。因此,剧烈的扩张军队,除非是想立即通过战场这个残酷的训练场地,大量消耗炮灰来筛选里面的精锐,实际上是毫无意义的。更何况还要牺牲自己好不容易维持的周边秩序。如果这个秩序被破坏,重新建立征粮的体系还不知道要花多少代价。

因此,在这个冬天,红衫军主动停止了扩军。这也让周围的乡村和营寨安心不少。

这个漫天大雪的夜里,巡司府改成的临时帅帐中,李桢正在翻看赵小刀记录的账本。隽秀的小楷令人赏心悦目。这个女扮男装的手下居然写得一手好字,这让李桢分外吃惊。抬头看了她一眼,不由得重新估量起她的价值。

“没想到你写的一手好字。不错,不错。”李桢夸奖道。

“自小练习的,其实识字有限,算不得什么。”正在泡茶的手下解释道,双颊泛起一丝红润。

“你的家人都往襄阳去了。现在,襄阳地面平静,官兵齐聚,秩序安堵,你可否愿意去那里找你的的父兄?”李桢不动声色的问道。

女孩因为刚才因为被夸奖而泛起红晕的脸,顿时变得苍白。立刻急急道:“是不是属下有什么地方做错了?请将军示下。”

“不,你做的很好。”李桢缓了缓,终于狠下心来,这件事情也的确不能一直拖下去了。于是清清嗓子,尴尬道:“是我不察,你知道,军中不能携带妇女。这个……”

脸色苍白的女孩颤抖的声音带着一丝忐忑:“将军当初可没有不许,其实,其实小女名叫赵翠微。在这里许久,小女觉得这里很好。再也不能再回去,也不想回去了,还望将军收留……”

李桢摸着下巴,心里暗暗佩服。这个女孩的胆量也真是不错。看着她瘦弱的身体,忽然产生了一种怜悯:被自己的父兄拿来换粮食救命,再送回去恐怕也会招人非议。再加上之后连绵的战乱。也许,还是留在身边比较稳妥吧。正这么想着,门口传来刘天正的声音:“首领,属下有要事商议。”

李桢回过神来,对还在发愣的女孩轻声道:“你先去后面休息,我,不会像你父兄一样对你弃之不顾的。”

女孩羞怯的点点头,低着头往后面去了。李桢这才让刘天正进来。

“首领,南阳传来消息,南阳卫的正兵一千五、六百人已经回到府城驻守。”刘天正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紧张。

明廷迟早要充实南阳卫,绝不会放任现在这种空虚的状况长久下去。这一点李桢早有心理准备。对此倒是毫不惊慌。刘天正瞥了首领一眼,继续道:“周乡绅派人传话,南阳府准备过完年就集兵进剿。”

这个消息让李桢不由得眉头紧皱。如此说来,年关一过,红衫军若是不能击败南阳卫的进剿,周围的乡村必定不会再服从红衫军的统治,而是会迅速倒向官府。今年双方合作愉快,但是也就到此为止了。襄阳地面可是集中了六万朝廷的兵马,能拖到现在,已经算是不错了。要是明年还占据着西峡口巡司,那就要面对南阳、襄阳官军一轮又一轮的围剿。

明年,也就是崇祯十三年的上半年,官军可是会打出一个玛瑙山大捷。到时候挟着胜利的士气、众多的士卒和强大的武力,小小的红衫军自然是不在话下的。

“另外,又听说有官军千余人自襄阳开拔,充实邓州防御。”刘天正继续禀报着收集来的消息。

“邓州?邓州的官兵原本就不少了,怎么会又有新的官兵入驻?”听到这里,突然感到强烈危机的李桢轻声重复着这个问题。忽的返身,快步走到几案边,摊开简陋的地图,仔细的查看起来。

此刻,房间内安静的连呼吸声都清晰可辩,而在这安静中,时间显得过得尤其缓慢。

“天正,你来看。”李桢终于招呼刘天正过来。也许是一直管理辎重的缘故,红衫军的将领里,也就只有刘天正更关注周边的情势。

“南阳府在我们东面,邓州算是在我们东南面。如果南阳府开始围剿,官军同时再从邓州出兵堵住西峡口,那我们红衫军除非退回陕东或是撤回山中了,这两条路都会把充斥了大批新兵的红衫军打回原形。这里已经变成死地了!”李桢神情严肃,从地图上看,这个战略态势简直是严峻到极点。

地图上的两条深深的划痕,就像两把利剑对准了西峡口巡司城。“的确是前后夹击之势!”刘天正感慨道:“原来南阳卫没有正兵防御的时候,我军似乎可以四处出击。而现在仅仅是这两处各多了一千多正兵,形势就大大不同了……”

“因此,我军既要加紧监视南阳府、邓州方向的敌军动向,又要提早开拔,离开巡司城。”李桢打断了刘天正的感慨,命令道。

虽然不舍得离开这厚厚的夯土建成的冬暖夏凉的巡司府,但是知道这份经营来之不易的李桢,自然要时刻小心谨慎。

仔细地看地图的时候,李桢的头脑里忽然闪过李愬雪夜入蔡州的故事,一想到这里顿时汗毛倒竖,后背有一种凉飕飕的感觉。处于生死存亡之间的那种不安的感觉又一次涌上心头。

“官军该不会冒雪进剿吧。”虽然知道这种可能性很微小,但是李桢还是有些担心。

刘天正看了首领一眼,心想,首领怎么忽然变得如此谨慎,于是沉声道:

“首领,不必过于担心。隆冬大雪,山路崎岖,官军应该不会现在进军的。”

凭着底下化装的探子提供的消息,刘天正继续安慰道:“况且南阳、邓州,相差何止数百里?两面一齐进剿,恐怕没有这个可能性罢。”

不安的念头在头脑里转了好几圈,李桢心想,怎么没有可能?只要消息畅通就行。别说没有无线电,这个时代,飞鸽传书就不行吗?自己可没有那种主角光环,无法光凭想象就能认定别人的行动。可是,从没听说过明军会如此威猛呀?那么这种不安的感觉又是怎么回事?

但李桢还是忍住这些猜测,细细看着地图,嘴里一边道“即便如此,我军久居此地也还是不妥”,一边手指在地图上飞快的寻找,片刻后,手指终于停了下来。指着一处地方道:“就是这里了,天正,只要我们要尽快拿下这里,就一定会进退自如。”

刘天正顺着首领的手指的方向,看到了地图上一处小小的标记,上面写着两个字“团山”。不由得疑惑起来。

“没错,这里北依伏牛山,西邻大巴山余脉。而且俯视后河,进可攻退可守,地理位置绝佳。”李桢皱着眉仔细地说道。“俗话说狡兔三窟,刚打下巡司城,我就命侦骑探查过附近,想找到合适的过冬地点。这里就是第二处了。”

刘天正听得心中一动,热切的说道:“那属下就去准备。近几日就让所有俘虏的家人立刻赎人。然后……”

“先不要全军出动。”恢复了冷静的李桢阻止道。所谓关心则乱,原来没有数千人的属下,独自孤身一人的时候,李桢不得不敢于冒险,但是现在有这样大好的局面时,他却越发谨慎起来。

“这里,有个寨子。虽然规模不大,但是想在团山站住脚,不攻破这里是不行的。”李桢皱眉道。他本想明年春天带领全军去攻破这个寨子,没想到官兵四出活动,也让他不得不提早行动。

严冬里大军出动,靡费粮草,又不容易备齐全御寒和防滑的山地战装备。可是,如果是精锐的小分队就不同了。想到这里,李桢低声决然道:“拣选四百精锐士卒,再带上炮队,明天一早出发。我们先去攻破了那里。”

为了打破这令人惊心胆战的态势,李桢终于忍痛做出离开巡司城的决定。可是那种不安的感觉,却依然挥之不去。

作者的话